野鶴
2022/8/26
日常隨筆 | 讀書筆記 | 影像記錄
感謝閱讀
Fais de beaux rêves
已經習慣了出門攜帶兩只包:一只放隨身用品的小包,一只放水杯雨傘便當的帆布袋。
在生活的各處也放了帆布袋,折疊收起,在辦公室的抽屜里,車里,柜子里。
擁有的第一只帆布袋,是學生時代買Kindle保護殼所贈。用它背過書,后來工作還借給離職的同事裝東西、快遞。
簡簡單單只印了兩行字,柔軟的米白色,背太多次,洗的已經有些脫色了。
曾背著它坐公交,去超市的路上,有個大叔還問這是不是一部電影里的,我說是。
人生如棋,落子無悔。
很喜歡《一代宗師》,很喜歡王家衛,看了許多遍。
有段時間這只帆布袋失蹤,翻箱倒柜都找不到,一度感覺遺憾,掛念敘久。后來搬家整理東西,它突然出現在柜子里,失而復得。
念念不忘,必有回響。
關注嘉倩的時候,特別喜歡雷克雅未克,期待她的更新,跟著她的鏡頭看極光、日落、火山、冰川、溫泉,了解北歐的風土人情,平靜,治愈。
我很佩服她的勇氣,遭遇挫折后走出來,一個人前往冰島定居,
這個袋子當時已經絕版,是在海鮮市場收的二手品。
袋子上畫著冰島的地圖,用冰島語寫著:
“冰島見”
她說,這句話是一個約定。
網友從靜安區的宜家帶回,當時活動結束,錯過了自助印花服務,于是突發奇想,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畫了特別愛吃的宜家肉丸,花朵,比丟君和小狐貍。
最近新收到的一枚袋子,是朋友買ireader的贈品,特別有文人的力量。
最近正好重讀魯迅的作品,有許多新的感悟。
很多文字讀起來已和初中時老師講解的閱讀理解不同。
這個時代,”誰不是孔乙己、祥林嫂?
頗有一種,再讀已是書中人的感覺。
手帳圈的一位博主出品,當時收了一個紺色繡花的款式,刺繡是博主的手寫Brush。
帶子很長,習慣斜挎,可以解開綁到包下方的扣子上,變成雙肩包,是個有趣的設計概念。
是唯一一個黑袋子,買尤克里里的贈品,能裝的下喵S,袋子上有一句英文:I watch u。
我盯著你呢,好好練琴。
有貓以后沾了好多貓毛,就把它移到辦公桌的抽屜里,裝一些小零食和日用品。
吉柿虎年春節時的贈品小袋子,三杯即贈。為了袋子,我朋友特意去湊奶茶。
據說隔一段時間就會出新的袋子,后來換了工作離它遠了,倒也沒特意過去蹲。
一直更心動掛在櫥窗里的那幾只插畫款,卻再沒有出類似的款式,總有些遺憾。
這只早餐帆布袋是少有的方形,帶有厚度,銀色刺繡如月光,美麗的薄暮紫,像極了莫奈畫作里的天空。
店主說專門買了panton色卡,選好了確定色號找工廠染色,再制作,用心的作品總是格外迷人。
2020年初夏遇見它,一眼心動,立即下單沒有猶豫——對紫色的事物沒有抵抗力。
能裝15寸電腦和文件袋,逛書店的時候總是帶著,用過多次,已經洗的皺巴巴。
除非遇到特別心動的款式,否則很少刻意購買——
我的帆布袋大部分都是購物的贈品,或是友人贈送,或是書店博物館紀念物。
總覺得刻意買來的,會少一些那種自在味道,而一些贈品用起來反而沒有心理負擔,更加隨性。
它大肚能容,裝下日常所需的一切,快遞、雨傘、花束、脫下的外套、便當盒、超市買的日用品、帶去寵物店的貓咪……
實習的時候有個學姐,周末喜歡一個人去極簡旅行,只帶十件物品,就用帆布袋來裝。
我感覺很有趣,卻一直沒有嘗試過。一直自詡極簡主義,我的旅行卻總是攜帶一只19寸的行李箱,外加一個背包,服裝、護膚、彩妝、手帳、各種備用品……還總覺得不夠裝,好像要把所有東西帶足才算,等疫情好轉,一定要嘗試一下這樣的旅行方式。
有段時間沉迷巴黎街拍,喜歡那些照片里的松弛感。
照片里男士女士們把袋子融入穿搭,吊帶白T,大衣風衣愜意慵懶,走過一年四季,帆布包里總有探出頭的法棍,還有寵物小狗,行走在路上,或者在塞納河邊曬太陽、閱讀。
那些漂亮女士們,她們也會背兩個包。
一個是品位,一個是生活。
松弛隨意,充滿生活氣。
不同于那些嬌貴的皮具,定期需要上油保養,我對帆布包的保養總是沒有太在意(由圖片可知)。
平時隨手拿一個就能出門,也會裝重物然后放到地上?;貋戆阉鼈兎胚M洗衣機,陽光晾曬,也沒有刻意去熨燙,帶著折痕與皺褶,保持著隨意。
至于收納,以前都是折疊兩次然后收進衣柜里壘成一幢,最近在豆瓣小組閑逛時,看到有聰明的豆友用一種四爪掛鉤掛起,強迫癥極度舒適,也入了一些,把他們懸掛起來。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偏執愛好,我從小很愛收集帶有各種意義的舊物,后來很愛各種風格的包袋,用不完,卻愛收集,打理他們的時候也覺得開心。
身邊有朋友喜愛收集手辦模型,收集球鞋,收集鋼筆,收集郵票錢幣,收集vintage,還有水杯收集愛好者……
總覺得這些都是成為自己的標志,都是給日常生活創造的小樂趣吧。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