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人說(174)|課程表帆布袋制作、校園家具產品設計,今天同我們一起走進小“設計師”們的心路歷程~
有專業、有趣味、有體驗!在上海市青少年科學創新實踐工作站,各路科創小達人通過自己敏銳的發現、細致的思考、反復的探索,開展了一項又一項實驗項目,講述了一個又一個創新故事:或是關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口罩回收問題,開展了“廢舊口罩熔噴布改性用于鋰電池隔膜研究”,或是積極參與垃圾分類,研究了降解餐廚垃圾耐鹽功能菌的篩選與應用評估,或是對探索“宜居行星”產生了好奇,期待與科學家共同尋找人類的下一個家園……無論成功,還是失敗,這都是科研路上的“初體驗”!
今天,一起看看來自上海交通大學創新設計實踐工作站的沈馨、施茹韻小達人,帶來了哪些有趣的探究。
沈馨
上海交通大學創新設計實踐工作站
浦東復旦附中分校
科創格言: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
達人說
設計制作課程表帆布袋
我完成的項目與校園文創有關,主體內容是設計并制作了課程表帆布袋。作為學校文創設計社團的社長,我不假思索地選擇了工作站的校園文創設計小組,希望把握住這次系統學習文創設計的機會。
主要分為四個板塊:前期調研、設計、原型制作、調研反饋。有別于其他類型的科創項目,或許文創設計課題并非偏重于理論,更注重實踐。從項目之初對學校的再認識、探尋學校價值主張的意向圖,查閱學習其他優秀的文創設計,到觀察生活、頭腦風暴、確立設計內容,再是起草、細化、發現問題、重新起草的反復迭代,以至定稿、紙樣制作、調整數據,最后制作原型。其實,運用的并非主要科學知識,更多的是對設計、對生活關系的體察和思考;與其說有技巧方法,不如坦言是在推翻和重塑中前進。
當然不僅僅只有設計中不斷反駁自己的困難。對于像我這樣并不長于社交的人,進行課題研究的過程中,難免是要為團隊協作的活動頭疼的:如何準確表達出自己的想法、將感受轉化為可被感受的語言;如何和初對面的同學大膽而熱烈地分享思路;如何接受他人的意見又不迷失個性。同樣的,課題研究對語言表達的鍛煉也體現在最終答辯上:既然是設計者,要怎樣講好設計故事也同樣是一個不小的考驗。
通過此次課題制作的經歷,在設計思維上,我學到的最大的一點就是先考慮怎樣的內涵和功能,而不急于確定形式;其次還有對于產品安全等細節的人性化思考。關于方法,系統課程和實踐讓我意識到設計確實是要靠腦袋的但不能一拍腦袋就結束,同樣我也認識到,即使是設計課題也需要調查問卷的輔助。在實踐過程中,我也發現設計與制作之間相互的作用,不能沒有圖紙就制作,也不能局限于紙上談兵。
科創,讓我從另一個角度看待學習
通過工作站的經歷,在各組老師的帶領下,探尋了設計與生活情趣、人體感知的聯系;系統地了解并體驗了設計的完整過程;學習了Photoshop、Rhino建模與Keyshot渲染等實用設計工具軟件的使用方法;從創作者的角度看待游戲、游戲中的交互故事設計;進行了人工智能設計領域的“掃盲”;全面地了解了文創方面的知識。
學習上,科創的經歷讓我切實體驗了理論到實踐的過程,帶給我的是從另一個角度看待學習、以更強的內在驅動力去學習的能力。
我想,我們學習,終歸是要為了人生的意義和世界的未來而創造的。
導師說
積極進取,敏銳且獨特地表達想法
沈馨同學在上海交通大學創新設計實踐工作站課題研究學習中表現優異,課題研究過程中積極主動,具有很強的學習能力,最終在成果匯報和推優答辯中取得好了成績。在課程中,同學從前期調研、設計過程、原型制作三個方面進行了深入創新研究,對學習成果和收獲進行了總結歸納,達到了課題研究的目標。
在設計過程中,沈馨使用桌面調研、問卷訪談等形式反復對文創產品原型進行打磨和迭代,細致且具體地展現了所在學校浦東復旦附中分校“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的價值主張和辦學特色。
在課堂上,沈馨同學積極進取,追求上進,踴躍參與課堂討論,敏銳且獨特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其設計作品便捷課表帆布袋得到了老師和同學們的認可,兼顧了美觀與實用性,并承載了文創產品所擁有的紀念價值。
——指導老師:上海交通大學設計學院工業設計專業主任、助理教授宋東瑾
施茹韻
上海交通大學創新設計實踐工作站
上海市交通大學附屬中學嘉定分校
科創格言:設計離不開深入的探索,更離不開大膽的創新。
達人說
迎難而上,初探設計學
2020年8月開始,我參加了上海交通大學創新設計實踐工作站的課題研究活動,一開始,我們就進行了分組,我加入了校園家具產品設計。張湛老師指導我們根據校園環境和設施,選擇自己準備設計的課題和作品。我準備構思設計一款“教師工作位隱藏式躺椅”,這款躺椅采用抽拉式,分為辦公模式和休息模式兩種狀態。
我的想法得到了張湛老師的充分肯定,我用心畫出自己作品的思維導圖,張老師非常滿意,給出一些改進意見。于是我開始學習photoshop基本操作,Rhino建模與Keyshot渲染軟件。剛開始,我很擔心,怕軟件學習難度大,自己學習會有困難。祖老師帶著我們學習螺絲刀的建模操作,我們細心地跟著老師一步步做,看著自己完成的螺絲刀造型,我還是很激動的。竇老師帶領我們對建好的模型進行渲染,使螺絲刀呈現出了金屬的光澤,我的學習積極性更高了。這是初次接觸兩個軟件,跟著老師做還可以,但是自己獨立使用,還有困難,于是我利用課余時間深入鉆研探究。慢慢地,我可以熟練運用軟件了,開始給自己的作品建模。建模的過程很漫長,一方面要不斷摸索軟件的功能,一方面要逐步創設自己的作品。我經常在電腦前面一坐就是好幾個小時,遇到不會的問題還要請教輔導員和相關的老師,并且自己進一步上網學習建模軟件的各項操作。并且向我的爸爸學習家具的相關知識,讓自己的設計更加貼近生活,符合校園家具的理念,又有一定的創新性。
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終于初步完成了建模,在小組討論時,小組成員們都展示了自己的作品,并且對我的作品進行了評價,特別是張老師看了我的設計作品,提出了一些非常中肯的可行性建議。作品完成后,我開始撰寫課題匯報和結題報告,然后認真做PPT,寫明設計意圖和操作的方法,圖示清晰,讓人能夠一目了然,還做了相關的展板。
最后是成果匯報,我的心情非常激動,輪到我匯報的時候,我有點緊張,終于把PPT上的內容比較流利地與指導老師和全組同學做了仔細的分享和匯報。指導老師張老師非常認真地傾聽了我的發言,并且進行了小組答辯,張老師還把我的作品到大組進行了交流?;貞涍@半年多來的學習經歷,我覺得雖然很辛苦,但是收獲滿滿,讓我品嘗了成功的喜悅,感受到了設計學的無窮魅力和設計工作者的艱辛付出。在此,感謝工作站所有老師的辛勤指導,感謝張湛老師自始至終對我細致入微的悉心輔導,使我能夠在設計領域成長和收獲。
砥礪前行,實現設計夢
為期半年的工作站學習完滿結束了,半年中,我播撒汗水,辛勤學習,收獲頗多。原來我對設計工作只是充滿了喜愛之情,以為設計就是天馬行空般的展開想象就可以了。參加工作站,接觸了設計工作以后,我深深體會到設計工作者的艱辛,他們不僅要擁有扎實的專業知識,而且要有敏銳的觀察力、思維力,更需要有可貴的創新精神,這樣,設計的作品才能夠更好地服務人們的生活,提高人們生活的舒適度。雖然設計之路充滿了艱辛,充滿了挑戰,但是我初嘗了成功的喜悅,堅信我會毫不猶豫地在這條道路上努力奮斗,越走越遠的。
在學習過程中,我也遇到了許多困難,首先是學習時間不夠,作業來不及做,軟件學習很費勁,但是我沒有放棄,而是選擇堅持。學習時間不夠,我就努力提高學習效率;軟件學習有困難,就請教老師和同學。為期十次課程,前后兩個多月的時間,我沒有請過一次假,即使是面臨期中考試,我也沒有放棄。因為我心中有一個堅定的信念,那就是:時不我待,合理安排學校學習和工作站學習,咬咬牙,堅持到底就是勝利。
這次學習經歷對我來說是寶貴的,更是難忘的,它讓我學到了一些有關設計的專業知識,用科學的方法思考問題,打開了我思維的創新之門,更學會了堅持不懈的精神,學會了挑戰自我信念。今后的學習之路還很漫長,我相信,只要我堅持自己的夢想,發憤圖強,砥礪前行,就一定能夠成為一名優秀的設計師。
導師說
有較強的設計能力和有發展性的設計思維
家居設計一直是一個關注用戶需求并強調用戶體驗的設計領域。各式家具與生活用品是人們每天都在使用與接觸的物品,所以關于家居用品的設計就更需要設計者關注用戶的感受,以用戶的需求作為基本的出發點進行設計研究。施茹韻同學以獨特的切入點作為設計基礎,考慮到了在校園生活中的老師們會遇到的問題,并以人性化的設想進行具體的設計。
在設計中,施茹韻對于細節的設計也較為嚴謹,在桌面的高度上考慮了人機工程學,在桌子整體的材料的選擇上考慮到了堅固與美觀這兩個方面。最終呈現了一個完成度較高的設計展示,體現了她較強的設計能力與有發展性的設計思維。相信施茹韻在未來也會有優秀的表現。
——指導老師:上海交通大學設計學院國際工業設計工程碩士IIDE項目主任、講師張湛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