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懶得說的話,都背「帆布袋」上了
有人說,帆布袋是文藝青年標配。
后來在深圳穿梭公共空間,公園、地鐵、商場、電影院……仔細留意,城市生活年輕人,帆布袋確實隨處可見,且滿含吐槽、戲謔、荒誕;
類似這種:
年輕人當面懶得說的話,都背袋子上了。
所以,帆布袋的功能排其次,已然成了年輕人審美、趣味、個性、風格的外在彰顯。
知叔和CoCo姐斷續買過許多帆布袋,攏總看,大都和文學、電影、藝術等有關。
今天權作分享。
左右滑動查看
這款帆布袋出自單向空間。
單向空間老板是許知遠,從單向街書店開始,目前已發展多種文化形態:
單向街書店,Base三個城市:北京、杭州、秦皇島阿那亞;
Mook《單讀》,雙月出版,內容以非虛構報道、文化評論等為主;
訪談節目《十三邀》,許知遠對談文化、商業、娛樂等各領域人物……
這款袋子設計簡潔,棉布材質柔軟舒服,內裝紐扣,外有置物袋,兼顧審美與實用。
帆布袋3個顏色,取3個文化人士三句話,態度立顯:
墨綠——
日本導演是枝裕和:人生路上步履不停,為何我總是慢一拍。
酒紅——
意大利建筑師倫佐·皮亞諾:我反抗所有顯而易見的東西。
深灰——
英國作家狄更斯:像牡蠣一樣神秘、自給自足,而且孤獨。
大概2019年,到北京單向街書店,買回墨綠。2020年,陸續在淘寶店買回酒紅、深灰。
目前,這是我們最喜歡且使用頻次最高的一款。
這款帆布袋,來自獨立出版品牌:一頁folio。
2020年一頁folio出版波蘭詩人亞當·扎加耶夫斯基兩本詩集《無形之手》《永恒的敵人》。
帆布袋是詩集的周邊文創,兩句文案來自扎加耶夫斯基的詩歌:
一句來自2001年詩人為“911”創作的《試著贊美這遭損毀的世界》;
一句來自《保衛詩歌,等等》:
是的,保衛詩歌,崇高的風格,等等
但也保衛一個小城夏日的傍晚
那里花園飄香而貓靜靜地坐在
門前臺階,仿佛中國的哲人們
藍色沉郁卻有愛,黃色明亮卻憂郁,顏色與詩歌意象,形成一種平衡。
這個帆布袋,是話劇《蔣公的面子》周邊。
《蔣公的面子》是南京大學文學院紀念建校110周年創作的話劇,2012年5月南京大學首演后,引爆校外文化圈,2013年啟動全國巡演,至今長演不衰。
話劇講1943年蔣介石兼任南京大學校長,邀請三位中文系教授赴宴,全劇講知識分子對此的復雜心態和反應。
帆布袋從話劇選了4句對白做文案,共4款:
· 這個日子真是沒法過了
· 逃難我又沒有經驗
· 留步
· 不送
我最喜歡“這個日子真是沒法過了”。
哈哈,特別符合當下打工狗的心態,年輕人的戲謔與調皮。(可以背到公司甩給領導看)
這一系列帆布袋,由后浪出版社紀念魯迅誕辰110周年推出。
共3款3個顏色,設計簡潔大方,文案來自魯迅作品原文。
白色——人類的悲歡并不相通
來自《而已集·小雜感》:人類的悲歡并不相通,我只覺得他們吵鬧。
黑色——猛獸總是獨行
來自《墳·春末閑談》:猛獸是單獨的,牛羊則結隊。
墨綠——青年應當天真爛漫
來自《墳·寡婦主義》:青年應當天真爛漫,青年應當有朝氣,敢作為。
袋子純棉材質,觸感友好,十分結實。Coco姐買回一個白色,日常都在背。
這一款袋子,由國家圖書館設計發售。
一共4種設計,4個顏色,設計簡潔,直筒袋子,滿足日常單一置物需求。
藍色——要解惑者,到圖書館去。
灰色——要巧遇者,到圖書館去。
白色——要博覽或專精者,到圖書館去。
金色——要探索詩和遠方者,到圖書館去。
說到底,當下環境,處處網絡;“到圖書館去”五個字,足夠彰顯態度。
這一款袋子,來自二手書平臺多抓魚的設計。
多抓魚是法語單詞「déjà vu」音譯,它在法語里意思為:似曾相識。
多抓魚是目前國內唯一一個C2B2C二手書平臺,淘二手書、賣二手書十分方便。
袋子棉布材質,做得輕薄,手感柔軟;設計以少勝多,居中一個多抓魚logo,大方又俏皮。
缺點是材質不耐磨,用一兩個月,總會磨破邊角。
“帆布”一度是健康、無害、皮實的代名詞,帆布鞋更在20世紀60年代成為美國青少年叛逆和嬉皮的象征;
如今,帆布袋以文案彰顯年輕人個性、氣質。
你是否也擁有一款有趣的帆布袋呢?